這四本書的共同特點就是 吃
貪吃的人連看書都離不開個饞字 真是 "牛牽到北京還是牛"
對於吃 我很能隨遇而安
粗茶淡飯能甘之如飴 珍饈美食亦能品出點滋味來
感恩上蒼讓我成為一個不挑嘴的人
不會因為執著而錯過某些生命中精彩的饗宴
于美人幸福好時光
作者:于美人
名嘴分享她從小到大 記憶裡重要的45道好滋味
每一道菜都連繫著一個無可替代的故事
故事的滋味酸甜苦辣 美食的滋味也酸甜苦辣
而每個故事都成就著今日的于美人
我喜歡收聽或收看于美人的節目
尤其是談到美食的主題
因為我與她有很大的同質性:
一是 "寧可誤食百味,不可錯失一味"的理念
二是 我們對於鍋碗瓢盆都有著病態的收藏癖
三是 我們都有著一張 肉餅臉
蝸牛食堂
作者:小川 系 (譯者:陳寶蓮)
據說作者原本是日本的ㄧ位音樂製作人
跨界寫出這本帶點魔幻意味的料理小說
主角倫子被俊美的印度情人背叛 失去所有財產與家當
失意的回到離開十年的家鄉
卻不知怎地 失去了言語的能力 只能與人筆談
然後她在故鄉開了一間"蝸牛食堂"
以精湛的廚藝 做出一道道撫慰人心的料裡
救贖了顧客苦苦糾結的心靈
最終也療癒了自己 療癒了她的母親琉璃子
琉璃子留給倫子的遺書 看得我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
去年這本書拍成了電影 倫子一角由柴崎 幸飾演
吃朋友
總策畫:簡媜
簡媜集合了八位有故事的朋友和業餘的料理達人黃照美
為每個朋友千瘡百孔的人生故事 各辦了一桌珍饈
每道菜都緊扣著當事人或悲或喜的生命樂章而設
時間從日據時代到現在
菜系由江浙、客家、閩南到福州、西式……
讓故事主人翁"被聆聽、被理解、被以婆娑淚光回應..."
全書出現了80多道菜 均附有食譜
看完書 心裡升起正面的力量大於食物本身的吸引力
"經歷滄桑卻依然真誠的人" 最可佩!
辦桌樂
作者:吳恩文
前媒體人吳恩文轉換跑道成為美食家
到10個名人好朋友家 辦了10桌好菜 吃出10桌濃濃人情味
這一本書的氛圍絕對是歡樂的
其實 就是把食譜與名人的光環交叉呈現 互相幫襯
大江南北 各國料理都有
但是 要仿作似乎不太容易
所以 看看就好啦!
是說……這些名人家的廚房怎麼都那麼乾淨、那麼漂亮啊?
後記:拍到女兒和外婆在娘家的廚房煮鹹湯圓
按下快門那一瞬間 眼睛有點溼
關於美食……傳承是重點
以前在娘家大灶前轉來轉去湊熱鬧的是我
而今 女兒承繼了這分興趣
我相信這一段段與外婆在廚房裡的記憶
將深印在小女孩的味蕾記憶中
而其中的某些況味 也將傳給未來的某一個小女孩
咦?! 這一路相傳裡面怎麼跳過我了?
這樣怎麼可以呢?
我該偶爾"弄鼎弄灶"一下 免得被判失格出局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