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還不是個大嬸的時候
我就很喜歡逛市場
尤其是到國外旅行時
說什麼也要把握時間逛逛當地的市集
那種隱身在當地人之中
自以為融入的竊喜
有種難以言喻的快樂
上一趟到東京
老爺特別為我安排了築地市場這個行程
一大早就出門
轉來轉去 也不知道轉了幾趟的電車
最後是搭「大江戶線」在築地站下車
步行大約七、八分鐘吧!
就到了「東京都中央批發市場築地市場」
這個市場聚集了約800家水產和果菜批發商
是全日本最大的批發市場
堪稱是支配著東京飲食生活的一個市場
但是 遊客其實是不太容易窺得市場全貌的
大部分進行批發的地方是領有執照的批發商才可以進入的
人氣很盛的鮪魚拍賣批發作業
在每天的05:30~~06:15舉行
(星期日、假日、市場公休日則休市,要上網查清楚)
遊客和一般顧客通常逛的是:
「魚河岸橫丁」和「築地場外市場」
千萬不要感到失望
光是這兩個地方 一天都逛不完囉!
整齊清潔的街道巷弄裡有著幾百家的店鋪
販賣著海鮮、肉品、乾貨、蔬菜、水果、鍋碗瓢盆……
而且還有許多隱於其間的美食名店
例如:之前寫過的壽司店「虎杖」、「大和」、「壽司大」……
還有專賣糯米丸子的「茂助」、
專賣玉子燒的「丸武」
都是大排長龍的首選美味
吸引很多觀光客站在路邊就「嗑」起來了
真的是非常精彩的一個市場
邊逛邊吃 痛快至極!
生鮮食材當然只能看看就好
不過還是發現了很多有趣的喔!
像這個專賣鮪魚的鋪子
哇!師傅正在分解黑鮪魚
好長的專用刀具和砧板
感覺上 那些切鮪魚的師父眼神都超殺的
這位師傅是在殺鰻魚
這種用釘針固定在鰻魚頭部的方式 是江戶式的做法
另有一種京都式的處理鰻魚的方法
好像就不用釘針
是直接從鰻魚的背部剖開
而蒲燒鰻的醬汁 更是關東、關西口味壁壘分明
這是鯊魚的心臟
居然是要生吃的
太……血腥了吧?!
這是冬日最受日本人歡迎的安康魚鍋的主角
安康魚 (怎麼選不到旁邊有魚的那兩個字呢?)
長得好凶啊!
這是泥鰍 日本人好像挺喜歡牠們
不便宜喔!
這些看起來像枯木頭的是柴魚
刨一刨 就成為我們熟悉的柴魚片囉!
這掛在聖誕樹上的是……
鬃刷啦!
哈哈哈! 好可愛的展示方式
這是新鮮的山葵
吃生魚片時 店家會準備一個貼著粗粗鯊魚皮的小磋板
直接磨出新鮮的"哇沙必"
滋味正點
日本人對於食器的使用近乎吹毛求疵
某一種食物一定要用某一種容器的堅持
簡直是匪夷所思
不過也因此 逛他們的鍋碗瓢盆店家
總令我流連忘返 驚喜連連
這次很節制的只買了兩雙料理用的長筷子
保留大部分竹子的外型 竹皮、竹節都還在
細部處理得非常精緻
愛不釋手! 是此行重要的紀念物
逛築地市場一定要小心這種奇怪的搬運車
駕駛人是站著的
雖不至於橫衝直撞 但車速都頗快
務必要小心
不過他們通常只會出現在較寬的道路
巷弄和市場裡面大部分是這種人力的搬運車
我發現賣生鮮食材的店家都會特別標示某些食材的產地
就此請教了會說中文的店員(絕大多數是來自中國的學生)
原來 日本人對於產自於日本的食材別偏愛
所以 店家都會誠實標示產地
日本「本產」的食材原則上價格都高於進口的食材
例如日本海域捕捉到的黑鮪魚一定比其他地區進口的貴
「和牛」的價格一定比紐澳美進口的貴
我覺得這是日本在產銷上的成就
肯定自家的農漁牧產品 是社會進步的一項指標
消費者願意花較多的成本取得本地的食材
是對自己國內農漁牧從業人員最大的支持
好希望我們臺灣也能營造出這樣的環境
讓生產者和消費者還有環境 三方均贏
…………ㄟ…好像扯遠了
總而言之 雖然沒能在築地市場狠狠的逛上一天
但是肚子飽飽 眼睛飽飽 心裡也飽飽
對了! 築地市場附近有一個小廟
「波除稻荷神社」
是築地市場的守護神
神社左右兩側各有一尊大頭獅子 一尊金牙齒、一尊黑牙齒
比較特別的是神社內有不少跟海鮮有關的碑塚
例如:蝦塚、活魚塚、壽司塚……
應該是自古以來市場的店家
因為販售海鮮營生
對眾多被吃下肚的生命
所產生的歉意與感恩吧!